推广 热搜: 酶制剂  饲料  蛋白酶  纤维素酶  生物酶  脂肪酶  生物  公司  甘露聚糖  淀粉酶 

中国饲料添加剂工业现状及发展前景

   日期:2012-02-21     来源:互联网    浏览:2260    评论:0    
核心提示: 中国饲料工业起步于30年前,之后,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而逐渐发展壮大。中国饲料工业仅用了20多年的时间,就走完了经济发达国家百

 

    中国饲料工业起步于30年前,之后,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而逐渐发展壮大。中国饲料工业仅用了20多年的时间,就走完了经济发达国家百年走过的路程,基本建成了完备的饲料工业体系:饲料机械工业、饲料加工工业、饲料原料工业、饲料添加剂工业和饲料服务业。中国工业饲料产量多年来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饲料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是国民经济中新的亮点。

    饲料添加剂工业作为饲料工业体系的核心,是饲料工业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中国饲料添加剂工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品种增加,产量增长,逐渐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体系,为饲料工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截至2010年底,全国已登记注册的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共有1200余家,产品种类繁多,有100多种,其中饲用磷酸盐类产量最大,占饲料添加剂总产量的70%左右,饲用赖氨酸、饲料保藏剂(抗氧化剂、防霉剂)、矿物质微量元素、氯化胆碱、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c等都具有一定的生产能力和产量,在国际市场有较强的竞争力。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科技进步、国际交流的增加以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有力的促进了饲料添加剂企业的快速发展和产品创新。中国的部分饲料添加剂产品在国际市场已有较强的竞争力,也一路引发了全球同类产品价格的下滑。如:磷酸氢钙、维生素、赖氨酸、抗氧化剂、微量元素等。中国饲料添加剂工业的迅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中国饲料生产加工业的快速发展,也拉动了饲料产品市场竞争的加剧。在此重点谈一下维生素、氨基酸、酶制剂等产品的发展状况。

    1 维生素

    目前我国各类维生素原料生产企业约120家,饲料级维生素总生产能力约22万吨左右,实际生产量约占总生产能力的85% 。来自中国饲料工业协会信息中心的统计分析认为:全国维生素产量约24万吨,其中氯化胆碱14万吨左右;维生素C约8万吨;其他维生素产量2万一3万吨。由此可见,我国饲料级维生素生产及需求已占世界总量的很大份额,中国每年饲料级维生素市场需求量约l5万吨,占全球饲料级维生素市场需求量的1/5。我国已成为世界维生素生产与需求的重要市场。国内14种维生素基本实现国产化,告别了饲料级维生素长期依赖进口的历史。

    2 氨基酸

    2.1 赖氨酸

    中国赖氨酸产业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初,由当初的几千吨产量发展到当前的7万多吨。主要的生产厂家有长春大成生化工程有限公司、四川川化味之素有限公司、福建泉州大泉赖氨酸有限公司、安徽丰源生化公司、牡丹江绿津生物公司等企业。国内的生产能力已能基本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单是吉林大成生化公司一家的生产能力就能支撑中国赖氨酸需求的半壁江山。生产能力的扩大必将提高我国赖氨酸的产量。

    2.2 蛋氨酸

    我国九十年代初从法国罗纳一普朗克公司引进技术,采用斯卑希姆公司的设计和关键设备,由中国化学工程总公司承建,投资6.5亿多人民币,在天津化工厂建设1万吨/年规模的DL一蛋氨酸装置,于1992年8月建成。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装置设计能力一直不能正常发挥。1997年罗纳一普朗克公司再次与天津化工厂合作,成立了合资企业“渤海(天津)罗纳一普朗克蛋氨酸有限公司”,经过对装置进行检修后,从1998年1月开工至今产量达到该装置建成以来的最高水平,1999年产量达到3000吨,2000年达到3311吨,2001年1800吨,2002年停止生产。这是我国唯一生产饲料用蛋氨酸的装置,即使这套装置达到设计能力,仍然不能满足国内饲料工业需要。

    3 酶制剂

    目前,饲料用消化性酶种主要有蛋白酶(酸性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α一淀粉酶和糖化酶;非消化性酶种主要有非淀粉多糖酶和植酸酶。其中非淀粉多糖酶主要包括阿拉伯木聚糖酶、β一葡聚糖酶、纤维素酶、甘露聚糖酶和果胶酶等。

    经过多年的市场引导和技术推广活动,饲料级酶制剂在畜牧生产中广泛应用,饲料级酶制剂的应用已从幼龄动物发展到包括乳猪、仔猪、中大猪、肉鸡、蛋鸡、肉鸭、蛋鸭、鹅和反刍动物肉牛、奶牛、山羊、绵羊以及几乎所有的水产动物,包括四大家鱼和对虾、甲鱼、鳗鱼等特种水产动物,此外,一些动物园里的动物饲料和一些宠物饲料中也开始使用饲料级酶制剂。

    目前饲料用酶制剂的使用中,肉禽和乳仔猪饲料中应用最多,反刍和水产动物应用较少;就日粮针对性而言,玉米豆粕型日粮用酶占绝大多数,其次是小麦型酶制剂,2002年杂粕型酶制剂开始在市场上推广应用。就应用的饲料类型来说,基本上都应用于全价配合饲料中,浓缩料和预混料中极少使用。近年来,我国畜牧业和饲料工业发展十分迅速,饲料资源紧缺的矛盾日益突出。长期以来,我国主要以豆粕作为蛋白饲料原料,造成豆粕供应日趋紧张,价格不定期上涨波动。因此越来越多的厂家开始使用棉粕、菜粕等杂粕来替代豆粕以降低成本。但由于杂粕含有较高的纤维素等非淀粉多糖,高杂粕日粮饲用效果不如人意。国内外一些饲料酶制剂生产厂家根据这一情况相继推出了杂粕型日粮专用酶制剂产品。

    4 饲料级矿物质微量元素

    我国矿物质资源比较丰富,配合饲料所需的微量元素几乎都可生产。与其他类的添加剂相比,矿物质微量元素的生产工艺比较简单,尽管国内的需求在不断增加,但生产能力完全可以满足需要,而且生产水平还在不断提高,有些产品的结晶水已由7水减到1水,如氧化锌、硫酸铜等。再有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盐的生产也在不断增加。

    5 饲料级微生物添加剂

    微生物添加剂过去多称为益生素(Probi.oties),又叫微生态制剂(Effective MicroorganismsEM),主要是通过添加有益活菌,直接补充体内有益菌。应用最多的是乳酸杆菌、双歧杆菌、芽孢杆菌、放线菌、光合细菌、酵母菌等多种有益微生物及其代谢物构成的一种活菌制剂,可以直接饲喂动物,它能够在数量或种类上补充动物肠道内减少或缺乏的正常微生物,调整或维持肠道内微生态平衡,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和机体的抗应激能力,减少动物疾病,提高生产性能,具有抗病、治病、促进生长多种功能。我国微生态制剂的研究始于70年代,农业部批准使用的饲用微生物添加剂共计l2种,分别为:干酪乳杆菌、植酸乳杆菌、粪链杆菌、屎链球菌、乳酸片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纳豆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乳链球菌、啤酒酵母菌、产朊假丝酵母、沼泽红假单孢菌。目前以芽孢杆菌、乳酸杆菌研制为主,产品多为单一菌剂。

    我国生产饲料级微生物添加剂的企业、单位有500多家,如北京百林康源和北京好友巡天公司,北京东方联鸣和巴氏公司,山东宝来利来和六和农牧科技园,广东农科院畜牧所和广州希普公司,福建博大和上海创博公司,新疆天康集团和湖北安琪公司,四川平大和成都明智公司,沈阳升泰和、河北金龙公司等等,都有一定生产规模。

    中国饲料添加剂工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产品品种少、数量少,国外如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允许使用的饲料添加剂品种多达300多种,我国允许使用的饲料添加剂品种只有200多种,说明我国饲料添加剂工业的发展明显滞后于饲料工业的发展,不能完全满足饲料工业的需求,有些饲料添加剂,如蛋氨酸、色氨酸、苏氨酸等现在还基本依赖进口;技术落后、力量薄弱、研发滞后于需求,新品种、新剂型饲料添加剂研究开发缓慢;缺少创新,仿制为主;条块分割、各自为战,重复研究多,造成资源浪费;缺少行业标准,形成监管漏洞和误区,从而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生产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等等。解决以上问题需要国家制定相应的行业标准,建立饲料添加剂安全标识与追溯制度;企业应积极进行技术改革和产品创新,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向规模化方向发展,实现规模效益;科研机构应走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开发出适应市场需要的产品等等。

    从今后的发展看,我国的畜牧业将从单纯的高产型向高产、优质、安全、专用、资源高效型和环境友好型转变,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等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饲料添加剂工业的发展要与国家的基本政策相适应。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重视:饲料添加剂的研究开发必须与国家基本政策相适应;加强开发技术含量高、添加量小、作用效果明显的产品;开发具有我国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前瞻性的新型饲料添加剂品种与剂型;以科学发展观实现我国饲料添加剂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环境保护、生态保护以及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等;绿色饲料添加剂,如能够替代抗生素的饲料添加剂等,将成为今后发展的热点和重点。我国饲料添加剂的研究与开发落后于发达国家,并且还有很大的差距,这同时也表明我国饲料添加剂的研究与开发以及推广应用还大有潜力可挖,中国饲料添加剂工业前景十分广阔。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文献服务  |  服务条款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06014995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