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产品,它填补了国内空白。
有一个人,十几年致力于这种产品的开发。
作为技术骨干,他和他的团队创造了辉煌的成绩,赢得了沉甸甸的荣誉。面对记者的来访,他谦逊地说:“他们的成绩我沾了光,还是请宣传我们的团队吧。”
他叫蒙健宗,是南宁邦尔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今年刚满38岁的他,最近被评为自治区优秀专家,是第七批优秀专家中最年轻的一位。
一种重要的制剂
上世纪80年代始,啤酒产业成为我国的一项热门产业。炎炎夏日,能喝上一杯冰镇的啤酒,让人感觉无比舒爽。可是,由于一项限制性指标,不少啤酒厂到了夏季就会出现生产不及、供不应求的状况。这项限制性指标就是双乙酰,双乙酰是啤酒发酵过程中的重要副产物,就是它造成了啤酒的“马尿味”。
去除“马尿味”,需要α—乙酰乳酸脱羧酶。这种酶对缩短啤酒发酵周期、提高啤酒产量和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过去在啤酒生产中,要消除这种“马尿味”是用自然生物转化法,需要进行14-20天的后熟发酵。这就耽误了企业的生产时间,特别是在旺季,造成啤酒企业不能及时供应,不得不向国外进口α—乙酰乳酸脱羧酶。
1997年之前,我国使用的α—乙酰乳酸脱羧酶均从世界最大酶制剂公司——丹麦Novozymes(诺维信)公司进口,因为全球独家垄断,每公斤酶液价格高达1680到2400元,并且还经常脱销。
在这样迫切的市场需求下,当时尚在广西农业大学实验中心工作的留英归国博士黄日波教授决心解决啤酒工业的这一瓶颈问题。他组织了科研队伍,成立项目组进行科技攻关。1994年7月,蒙健宗从中国药科大学毕业,分配到黄日波教授所在的实验中心工作。作为主要研究人员,他开始参与到我国第一个α—乙酰乳酸脱羧酶产品的研发中来。
一项创新的成果 说干就干。1994年,蒙健宗在导师黄日波教授的带领下,与同事李晓明等一起,买来基因扩增仪开始实验。没有底物,自己合成;没有基因供体菌,自己分离。由于当时的发酵罐还没有自动控制系统,不能在电脑上自动记录数据,发酵时,他们常常熬夜到天亮抄数据,有时一守就是72小时。等发酵结束时,“手是麻的,脸是黑的。”
1995年,研究取得成功。蒙健宗所在的团队成功解决了我国规模化生产高活力α—乙酰乳酸脱羧酶的技术障碍。这是我国第一个国产的α—乙酰乳酸脱羧酶产品,是打破1993年以来丹麦诺维信公司垄断局面的产品,完全可以替代进口。在实验室取得小试成果后,1997年,蒙健宗和他所在的团队开始中试及产业化试验。2004年,项目进入南宁高新技术开发区生物园,建成了年产60吨α—乙酰乳酸脱羧酶生产线,采用先进生产工艺,生产α—乙酰乳酸脱羧酶产品。
该产品上市后,迅速抢占国内市场,打破了外国企业对我国市场的垄断,使我国生产啤酒所使用的啤酒酶摆脱了对进口产品的依赖,并使具有自主创新的科研产品实现出口创汇。全国几乎每个省(区)的啤酒厂都在使用邦尔克公司的酶,使国内啤酒企业每年直接产生经济效益8000多万元,为我国节省外汇3000多万美元。目前,邦尔克公司此类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达到60%,产品还出口到比利时、英国、德国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高活力α—乙酰乳酸脱羧酶的研制及应用这项成果,先后获得广西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一名低调的学者
面对荣誉,蒙健宗将其归功于导师黄日波教授和加拿大籍华人李晓明博士,归功于他所在的创新创业团队。“我只做了一点点。”蒙健宗谦逊地说。
“一个人是做不了一整套工艺技术的,仅把菌种接到发酵罐里就需要两个人以上一起操作,何况期间还遇到若干问题和若干困难。”正是出于这种求真务实的态度,每次在填报专业技术成果获奖情况时,蒙健宗总是不忘写上“个人排名第二或第三”等。
2001年,作为主要研究人员,蒙健宗参与开发了我国第一个酶法海藻糖产品,是实现海藻糖产业化的主要贡献者。2007年,他被评为广西“十百千”人才第二层次人选;2009年,获广西第十届广西青年科技奖。今年,他又当选自治区优秀专家。对此,他戏称,在公司的“发酵与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自己就是一杆“土枪”,与周礼芹、杜奇石等国际知名研究员相比,还相去甚远。
水往低处,更能积蓄力量。一名低调的学者,必将成就更辉煌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