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酶制剂  饲料  蛋白酶  纤维素酶  生物酶  脂肪酶  生物  公司  甘露聚糖  淀粉酶 

AAC:揭示细菌β内酰胺酶抵御抗生素杀菌的分子机制

   日期:2012-12-20     来源:生物谷    浏览:684    评论:0    
核心提示:2012年12月2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py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哥本哈

2012年12月2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py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哥本哈根大学医学院的研究者揭示了绿脓杆菌中,高水平的β-内酰胺酶可以高效改变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活性。

该项研究以标题“High beta-lactamase levels change the pharmacodynamics of beta-lactam antibiotics in Pseudomonas aeruginosa biofilms” 刊登于该杂志10月刊上。相关研究对于理解细菌对于抗生素的耐药性以及开发新型抗生素有一定帮助。

在绿脓杆菌感染的肺部纤维化囊肿病人身上,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抗性普遍存在,这种耐药性主要取决于细菌染色体编码的β-内酰胺酶的产生以及细菌生物被膜的产生。

研究者Niels Hoiby表示,他们开展这项研究的目的在于研究抗生素头孢他啶及亚胺培南作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在对于绿脓杆菌的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药代动力学以及药效学。

在文章中,研究者使用野生型菌株PAO1以及β内酰胺酶过量产生的突变体菌株PAΔDDh2Dh3进行实验研究,研究者用不同浓度的头孢他啶及亚胺培南作用于两种菌株,并且观察其生物被膜的产生量。结果显示,头孢他啶在杀灭野生型细菌和突变体菌株上表现出时间依赖性,而亚胺培南在抑制野生型菌株和突变体菌株生成生物被膜上表现出事件依赖性。

而β内酰胺酶的接种效应在绿脓杆菌的浮游菌株和生物被膜都有发现,而头孢他啶对于

突变体菌株PAΔDDh2Dh3的效应比对野生型PAO1的效应更为明显。相关的研究为研究者揭示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以及开发新型抵御细菌感染的抗生素提供了希望和帮助。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文献服务  |  服务条款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06014995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