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能大大加速化学反应,其应用须借助酶工程技术体系。以往的酶工程技术体系需从自然界分离酶资源,在实验室中进行优化,最后批量生产供应市场。通用酶销量大,有专业酶制剂公司竞相开发。氨基酸与医药工业所需的定制酶,用量少或被整合到生产菌种中,用户需自主开发,而中国公司与国外公司相比起步晚、积累少,尚不具备酶工程技术体系。
我单位申报推荐的“酶工程技术体系创新及其在氨基酸与医药中间体生产上的应用”项目以酶序列筛选代替由自然界分离快速建立酶基因资源库,以标准微生物和发酵工艺跨越实验室优化瓶颈,实现定制酶快速投产,并积累形成酶库开放供应,再加上配套技术,形成了一个能满足绝大部分氨基酸与医药中间体生产需求的酶工程技术体系。该体系为氨基酸与医药企业定制了191种重组酶,应用于21种产品或工艺,包括DL-丙氨酸等9条首创工艺、L-叔亮氨酸等4条首仿工艺,及L-赖氨酸等8条工艺的技术升级。项目共申请发明专利35项,其中授权19项,其中1项PCT专利进入美国与日本,在欧洲、俄罗斯和韩国获得授权。14家企业应用该体系截至2014年底共产生近150亿元销售额,近三年销售额超过80亿元。酶法替代化学合成工艺后还有节能减排的效果,以DL-丙氨酸这一个产品为例,平均每年减少的二氧化碳相当于234辆家用汽车的排放量。
该项目依托中科院上海生科院及其下属湖州与浦东两个技术孵化器与企业协同创新,打通了产学研价值链;且有更多定制酶待生产应用,充分体现了该价值链的生命力,对推动我国氨基酸与医药工业的技术进步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4月18日下午,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上海展览中心友谊会堂隆重召开,表彰为上海科技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我单位由杨晟研究员等8位科研人员组织申报推荐的“酶工程技术体系创新及其在氨基酸与医药中间体生产上的应用”项目喜获2015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