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十五’期间我国精细化工的发展的思考
汪新华 邝生鲁
我国精细化工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探讨我国精细化工今后发展的重点和所应采取的措施,是十分必要的。笔者拟就此谈一些看法。
1 现状
就总量而论,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主要的精细化工产品生产国之一:染料产量已稳居世界第一位,农药居第二位,涂料居第四位;总体精细化工率已达40%左右。各类精细化工产品不仅能基本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许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已占有相当份额,有的甚至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特别值得提出的是,我国精细化工已经初步走上了按照国情进行技术开发和创新的道路。近些年来,在国家有关方针和政策指导下,"科教兴国"受到空前的重视,国家有效实施的863计划`"火炬"计划和其他专项计划,对我国精细化工的研究开发创新和产业化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产学研技术开发和产业化一体化有了迅速的发展,许多企业不断强化了自己的开发机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民间科研机构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在此期间,我国精细化工取得了许多重大成果。例如,中国农科院饲料研究所和生物技术所研究联合承担的饲料用植酸酶课题,在分离和克隆修饰改造植酸酶基因PHAC的基础上,首创利用重组的基因工程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高效表达植酸酶,产酶能力稳定,大大提高了植酸酶的产量,比原始菌株 Aspergillus niger 产量高3000倍以上,比国外工程菌产酶也高50倍以上。由于以酵原理易得,工艺简单,成本低,整套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这项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已实现了产业化,并列入国家计委高技术推广计划。植酸酶的使用,可使饲料中畜禽无法吸收的植酸磷降解吸收,提高养分的转化率和利用率,减少磷酸氢钙添加量,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具有重大的推广意义。据有关研究单位预计,2010年我国可扩大产量15万、,利润可达13亿元。又如上海市农药研究所采用气升式发酵培养易沉降的产酶细胞和游离细胞水合催化工艺,使我国现有的生物法丙烯酞胺生产获得了重大突破,具有产酶率高、转化率高。产品质量好。单耗低等优点,已明显居于世界领先地位,预期将迅速推广,对我国石油三次开采以及污水处理等领域产生巨大影响,再如我国生物法长链二元酸生产技术也获得了重大进展,其生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生产技术远比国外先进。继十二碳。十三碳二元酸产业化成功之后,十五、十六碳二元酸也已开发成功,这是极有前途的精细化工产品,在加大下游产品开发力度的基础上,将发展成为重要的精细化工领域。在稀土深加工利用方面,新的成果不断涌现。其中长余辉稀土荧光材料是一种新型光能储备材料,在白天吸收太阳光或夜晚吸收其他光照如日光灯光,紫外光后,可以在暗处或夜晚自动放出明亮的荧光,并可循环使用。所用稀土材料比传统的硫化物材料,发射波性能优异,佘辉时间达15H以上或更长,具有化学稳定性高,无放射性,耐候性好,亮度强等特点。此外,我国已成功地开发出发光纤维,发光陶瓷。发光玻璃,发光塑料。发光涂料,发光油墨等系列90余种产品,在大连高新工业园区已形成世界最大生产基地。类似的成果不胜枚举。
我国精细化工虽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在总体上与国外相比,仍相当落后,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相适应。所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产业结构不合理,高科技所占比例很低,在许多领域如信息化学品,磁记录材料。功能树脂等方面还有很大空白,在许多有相对优势的领域也未能形成经济优势(如某些高科技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急待产业化或迅速扩大生产),大部分传统产品也缺乏国际竞争力;二是创新能力弱,人才资源不足,特别是阻碍精细化工发展的体制性因素仍较突出;三是环境污染已成为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2 发展重点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笔者认为,"十五"期间我国精细化工的发展重点应当是:
2.1 农药 重点发展除草剂。当前,杀菌剂。杀虫剂占农药比例仍过高。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约需要,要进一步提高除草剂所占比例,同时要加快农药科研体制改革,强化高效、安全,低毒农药斩品种的创制开发和产业化。
2.2 涂料 大力发展环保型涂料如各类水性涂料和高固份涂料;适应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快室发展,加快超耐候型建筑涂料和道路标志涂料拘发展;努力发展防火、防水、导电、绝缘、示温、杀窘等新型涂料;要力争以钛渣替代钛铁矿,改变钛白粉生产原料路线,并集中力量搞好氯化法钛白吩的产业化攻关。
2.3 染料 大力调整产品结构,改变低档和粗级上品相对过剩的状况;发展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安全环保友好型高档品种;重点发展高固色率活性杂料,超细纤维用分散染料以及液晶染料、激光染料,热敏、压敏染料等功能性染料及相应中间体。
2.4 饲料添加剂 重点发展安全型饲料,以弥补鱼粉、饼粕的供应不足;发展替代进口的蛋氨酸和赖氨酸;发展我国拥有创新技术的植酸酶等饲用酶制剂。
2.5 食品添加剂 发展方向是安全化、天然化。重点发展具有国外广阔市场的低聚糖类、氨基酸类。脂肪酸单甘酯,卵磷脂。大豆异黄酮和各类天然食品色素。
2.6 造纸化学品 重点发展高档施胶剂包括乳液松香和变性淀粉系产品,发展新型增强剂如两性共聚型PAM。
2.7 油田化学品 生物法聚丙烯酰胺生产实现经济规模,以满足三次采油和钻井的需要;发展NAP/PF系列新型油田助剂;发展油田集输用新型化学品和污水处理剂。
2.8 催化剂 重点发展新型石油化工催化剂、有机合成催化剂、环保催化剂。
2.9 电子化学品 重点发展高纯光刻胶,灌封料、超净试剂、超纯气体和无机精细化学品;在2-3μm技术基础上,组织0.5-0.8μm电子化学品的攻关和生产。
2.10 新材料根据技术成熟程度和产业化情况,重点发展以下领域:无机非线型光学晶体;高温结构陶瓷材料(如SiN4陶瓷材料,纳米ErO2粉体、SiC复相陶瓷、可变型Ti3SiC2陶瓷等);氢镍电池贮氢材料;钾离子电池材料;稀土系新材料(如储氢合金。发光材料。长余辉荧光材料。稀土磁性储冷材料儿);纳米材料(如碳酸钙、TiO2、ErO、氢氧化铝等);轿车新材料。
2.11 生物化工发展重点是:聚丙烯酰胺、长链二元酸,衣康酸,微生物多糖生产技术具有优势,应用广泛,应做大做强,形成拳头产品;植酸酶生产技术在国际上居领先地位,应迅速扩大生产能力,满足市场需求;碱性蛋白酶(利用中国水产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863攻关成果);海藻多糖裂解酶;高纯低聚异麦芽糖;赤藓糖醇。
其他如生物法扁桃酸,脂肪酸单甘酯。丙酮酸等,都有明显的技术创新性,应不失时机地迅速实现产业化。
3 建议
3.1 开展技术前瞻研究
在科技迅猛发展,国际竟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准确选择精细化工发展领域和把握其技术未来发展趋势至关重要。为此,必须开展技术前瞻研究。技术前瞻研究源于美国,现已广泛被各国用于经济社会发避孕药决策。就我国精细化工来说,开展技术前瞻研究,就是要把握当前各项技术研究的状况(包括基础理论和技术开发),未来研究开发的展望和可能遇到的问题,各项技术路线的费效比,市场前景,国际竞争力,明确自己的强项和弱项。这是一个行业主管部门或一个企业都必须重视的。应该看到,低水平或高水平的重复建设,已经严重地阻碍了我国精细化工的发展。不断9M4b我们对当前技术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能力,做到合理布局,优化结构,是增强竞争优势的重大因素。
精细化工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竞争十分激烈,创新是竞争力的核心,创新能够开发新产品,提高现有产品档次,固而竞争力就强,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就能够不断优化和更新,当前,新产品、新技术不足,仍然是我国精细化工发展的最大瓶颈。因此,"十五"期间应大力促进自主创新高科技成果产业化。据调查,在我国每年取得的近3万项科技成果中,只有两成左右实现了产业化,其中形成产业规模的大约只有5%。估计精细化工的情况也大致如此。因此,必须加速高科技成果产业化,同时要为传统产业提供技术支持。比如,在农产品转化、纺织品后整理、节水节能、环保等方面,就都大有文章可做。
3.2 建立和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和机制
针对我国科技竞争力和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近些年国家特别强调技术创新体系和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十五"计划纲要》已经就此作出明确的部署。其中重要的一环是要切实解决企业成为创新主体的问题。企业的创新动力和创新能力是社会科技进步的基本落脚点,是国家经济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也是企业生存攸关的大问题。无论是政府或企业自身,都要把企业推向市场,真正实行市场化运行,以市场竞争作为企业发展的推动力。对于大中型企业,建立研究开发机构应该成为企业考核的硬性指标。这个机构的根本任务不是"买进"技术,而是从事中长期科研开发,包括相应的合作研制或委托研制,就精细化工来说,中央强调的提高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具有特殊的意义,各地应该结合具体情况制订中小企业发展战略。
3.3 深化投资体制改革
"十五"计划期间,中央和各地政府将明显增加自然科学发展基金。各类专项基金和风险基金。精细化工企业要积极争取相关基金对科研开发和产业化的支持,同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更要建立健全多投资渠道的投人体系,形成以财政投人为引导。企业投人为主体。银行贷款为支撑、社会集资和引进外资为补充、优惠政策作扶持的全社会投资体系和股份制运行机制。为扩大融资渠道,提高投资抗风险能力,应大力推进兼并、联合,实行资产重组和组织企业集团。另外,应借鉴国外的经验,尽快强化风险投资体制,为高技术发展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