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与工厂“相距”多少公里?“多久”能够到达?——相距180公里,5年到达。
这是中国科学院湖州应用技术研究与产业化中心用实践作出的回答:从上海到湖州,180公里,如今也成了上海的实验室成果到产业化的距离;经过5年努力,10万元启动经费“滚”出了超过10亿元的产值。
在基础研究与企业间架一座“能走得长远的桥”
建立湖州中心,是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中科院院士陈晓亚提议的。5年半前,他与湖州市领导交流,了解到当地企业“很想升级,不差钱,缺技术”的困境,提议共同建立生物技术转化平台,根据企业需求,把合适的技术转化成“升级利器”。
“5年前,我从上海植生所带着10万元启动经费去了湖州,当时算上我只有7个人,做实验得到处借实验室……”湖州工业生物技术中心主任杨晟说,尽管湖州市政府给了土地、资金、政策等的全面支持,但要在基础研究与企业之间架起一座桥,而且要走得通、走得长远,还需艰苦摸索。
2006年4月,上市企业大成生化的赖氨酸产品出口,遭遇专利壁垒:日本味之素公司向美国特拉华州法院提起诉讼,一旦对方胜诉,大成生化将被要求禁止生产、交出利润,还可能面临巨额赔偿。心急如焚的大成生化“病急投医”,找到刚成立的湖州中心。中心立刻组织团队,重构了赖氨酸生产菌种,帮企业成功度过危机,去年这个项目的销售收入接近11亿元,实现社会经济效益约1亿元。
一场实战,激发出一道灵光:实验室有齐全的专业研究平台和人才,若能按照企业需求,组织不同团队进行项目攻关,企业获利后,再根据合同“反哺”中心,不是一个很好的模式吗?
5年来,湖州工业生物技术中心先后建起约20个专业技术平台。“我们一个月就能开发出第一版菌种、第一版生物催化剂。”杨晟说,中试平台可以从15升发酵罐一直做到2吨,“这里现在已是我国最完善的工业生物中试基地。”
中心与湖州师范大学联合定向培养当地技术人员,这样,上海的科研专家只需每周去一两次推进项目即可,“基础研究、技术转化就能做到两不误”。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所长薛红卫告诉记者,这种“两栖模式”很受欢迎,越来越多的上海科研人员愿去湖州中心转化自己的项目。
把成功模式复制到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
如今的工业生物技术中心红红火火:以基因工程技术改良多拉菌素,帮助浙江海正药业打破了美国辉瑞公司垄断,投产后年销售收入达6亿元;把植生所的“独家秘笈”酶法制备D-对羟基苯甘氨酸中试放大,许可给洛阳鸿安生化有限公司,一举打破荷兰与日本的技术垄断,投产仅一年,销售额已达8000万元;利用快速技术转化能力,专注于开发生产小规模高附加值产品,孵化创新小企业……
不过,这只是第一步。湖州中心正逐步将这一成功模式复制到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据湖州中心主任王世杰介绍,去年7月,中心与中科院上海有机所联合成立生物制造中心,与宁波材料所成立新能源中心。此外,中心与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上海硅酸盐所也拟合建技术中心。
两年多前,上海有机所研究员刘文就与湖州的上市医药企业升华拜克开展合作,改造阿维菌素的生产菌种。生物制造中心成立后,他很快把这个中试项目转了过来,“以前我们把菌种拿到企业做中试,数据往往难以收集齐全,而有些数据对今后的菌种改造非常重要。”刘文说,在湖州中心中试,就能更直接地收集反馈数据。
各路有志于产业化的人才,向湖州中心汇聚。有着十多年外企新药研发经验的王滔把湖州中心当作事业新的起跳点。“用做药的标准来做保健品”是他的想法,而营养与健康产业创新中心的项目,恰好可以实现他的理想,因此即使年薪减了至少一半,即使只能周末回上海与家人团聚,他依然挑起了中心主任的担子。眼下,他正在做的项目是“欧米茄-3鸡蛋”,即富含欧米茄-3脂肪酸的鸡蛋。“药物最大的特点是质量可控、可重复,我要让今后生产出的每个鸡蛋里欧米茄-3的含量都一样。”王滔说,他的目标是做出更科学的保健品,改变保健品市场眼下的乱象。
从上海开车到湖州,曾经需要2个多小时,如今仅需70分钟。未来,这180公里的“链接”将产生辐射全国的产业效应。据保守估计,到2015年,湖州中心将能带动企业实现超过50亿元的销售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