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酶制剂  饲料  蛋白酶  纤维素酶  生物酶  脂肪酶  生物  公司  甘露聚糖  淀粉酶 

从“草根教授”到“973”首席科学家——记浙大化工系杨立荣教授

   日期:2011-03-09     浏览:13363    评论:0    
核心提示: 人物名片:杨立荣,扬州人,1962年生,中共党员。1984年获浙江工业大学化工学士学位,1991年获浙大化工硕士学位,2003年获浙大

    人物名片:杨立荣,扬州人,1962年生,中共党员。1984年获浙江工业大学化工学士学位,1991年获浙大化工硕士学位,2003年获浙大化工博士学位。现任浙大化工系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导,主要研究方向:酶工程、化学生物学、应用化学。

  说起杨立荣这个名字,很多人都会感到陌生。在化工系生物工程研究所的网站上,关于他的个人信息,只有寥寥几行中文字:“职称:教授。学位:生物化工博士。研究方向:酶工程、化学生物学、应用化学”,除此之外,就全是与专业相关的教学工作、研究项目、发表论文、专利成果。
  即使在外网的搜索引擎上,也没有更多的信息,在行业新闻、人物专访中几乎都见不到他的身影。
  没有行政职务,没有“人才”光环,没有获得什么荣誉,在我们这些“非专业人士”看来,杨立荣只是浙江大学一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草根教授”。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默默无闻的教授,最近却成了新闻人物。国家科技部公布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1年项目立项中,杨立荣申报的项目“生物制造手性化学品的科学基础”被批准立项,并成为项目的首席科学家。
  于是,杨立荣何许人也,再次成为我们心中的问号。他如何拿下“973”项目?为什么能从众多“973”项目的申请者中脱颖而出成为项目的首席科学家?成功的背后有着什么样的奥秘?带着一串串问号,我们走进了化工系的办公室。
  见面的第一刻,杨立荣就给我们一个大大的惊叹号。48岁的他,竟然已经头发花白!说起这次“973”项目立项成功,他更是语出惊人:“能够被立项,有很多偶然因素和运气成分。我胆子大去申报了,没想到就成功了,如果别人去申报,说不定也都能通过。”
  当然,他花白的头发早就说明一切,答案可不是这么简单。

  立项经过 一场艰苦的鏖战
    “手性是三维分子的基本属性,如果一个分子不能与其镜像重合,该分子就称为手性分子。就好像人的左手和右手互为镜像,它们在空间上却无法完全重合。如果把左手放在镜子前面,会发现右手才真正与左手在镜中的像是完全一样的,可以完全重叠在一起,右手正是左手在镜中的像,反之亦然。在化学中,这种现象被称之为‘手性’(Chirali-ty),化学品分子的手性特征的不同往往表现出极不相同的生理和药理效能。例如手性药物,一个手性体是有效的,另一个可能是低效或无效的,还有可能是有毒或有害的。我们的项目就是要用生物的手段定向、控制地制造出效用大、危害小的手性产品,避免对人们无效的或者有害的手性体的产生。”杨立荣介绍说。
  “手性化学品广泛应用于医药、农业、食品、材料等领域,在国计民生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但传统的制造过程存在资源消耗大、能耗高、污染重等问题。生物制造因其高度的选择性和独特的环境友好优势能够为手性化学品生产提供更好的技术选择和解决方案,在工业可持续发展中显示巨大的潜力”。一直从事生物化工研究的杨立荣,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就开始关注手性化学品这个领域,2003年以来,就先后参与以欧阳平凯院士为首席科学家的“973”项目的研究工作,并联合申请国家重点基金项目,主要从事于手性化学品领域的研究,作为项目骨干和项目浙大负责人,杨立荣和国内顶尖专家一同研究,自身实力不断提升,在圈内的名气也越来越大。
  “由于手性化学品的重要性,科技部2010年立项启动‘手性催化的重要科学基础’的‘973’项目,该项目的研究全部集中在化学催化制造手性化学品,而生物制造方面没有任何涉及,但生物的方法是制造手性化学品有效和重要的手段,且与化学法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于是我斗胆提出了我的想法。”
  杨立荣的提议得到了圈内同行的认可,大家都觉得“值得一试”。“能成功最好,即使失败了,大家也可借这个机会聚在一起理清我们的研究思路,研讨我们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开拓我们的研究视野,说不定还能擦出其他更多更好的火花”。抱着这样的想法,杨立荣开始了组织架构工作。
  而这一做就是大半年的时间。“曾经有半个多月的时间,我把项目组成员集中在一起,一人一台电脑,每天不停地讨论不停地写。有了初稿,然后又各自不断修改完善,到最终成稿已经是十易其稿。”
  作为项目的负责人,杨立荣不仅要完成自己这块内容的研究,还要做好统筹工作,牵头请权威人士来指导点评,“项目负责人,就意味着责任二字。我自己的心态就是初生牛犊不怕虎,2010年春节的大年初二我就带着初稿外出,花了整整一周的时间与同行专家请教、交流和讨论。”
  立项工作也得到了学校和院系的大力支持。化工系副系主任雷乐成教授告诉记者,说实话,杨立荣毕竟只是个普通教授,能否成功立项他们心里也没有底,“那时刚好在南京有个生物化工研讨会,我们系里几个老师就特地开车去找国内该领域的专家、院士交流杨立荣提出申请‘973’项目的事,结果发现杨立荣提出的这个项目非常受认可,我们信心大增。”在项目的申请和答辩过程中,学校科研院和系里还特别邀请院士、组织专家和以前的“973”首席科学家给项目组模拟答辩,让项目组成员们提前接受实战考验。
  “973”项目的申报,需要通过三轮背靠背的评审和答辩,最终在一个领域方向中确定一个研究项目,“我们这个项目属于综合交叉领域的‘生物技术和绿色化学技术在工业中应用的关键问题’方向,从最初的十几个项目到最后一轮两个项目直接PK,竞争非常激烈”,回忆起整个项目申请经过,杨立荣说就像是一场艰苦的鏖战,申请过程惊心动魄,如履薄冰,如果最终没有被立项,那么一切的付出都是零。

  厚积薄发 应用研究打基础
    要想拿下“973”项目,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而作为一名普通教授的杨立荣,要成为项目首席科学家,更是难上加难。“目前的科研体制下,一般只有院士、‘长江’学者、‘杰青’获得者这样的人物才能当选首席科学家,或者说以他们为首席科学家的项目更容易被批准。但在这个项目中,这些人物担任的是下面几个子课题的组长,杨立荣倒成了总指挥。靠什么服众?靠的就是实力,多年来应用研究打下的基础。”化工系主任任其龙说,在朝夕相处的同事眼中看来,这次杨立荣申报的项目能被批准立项,源于他的“厚积薄发”。
  在浙大“土生土长”的杨立荣,从1993年开始协助朱自强教授做科学研究,1997年朱教授退休后杨立荣开始“单飞”,独当一面跟企业接触。
  “那时候我还是个30出头的毛头小伙子,刚评上副教授。第一个项目是和扬州农药厂谈,还特别找了师兄牵线,但人家觉得我太年轻不放心,最后没谈成。”

 
标签: 教授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文献服务  |  服务条款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06014995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