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不利的杨立荣并没有气馁,又找到一家私营企业———常州康美化工有限公司,正好企业老板也是个30多岁的年轻人,两人一拍即合,于1998年签订了总经费271万元的横向合同,这是杨立荣的第一个横向项目,也是当时化工系全额提取管理费的金额最大的横向项目。“这个项目是研制新一代家用杀蚊剂原药的,主要用在蚊香、电热蚊香、喷雾剂等卫生杀虫制剂中,老一代产品含有8个手性体,其中只有一个手性化合物是最有效的,其含量只占四分之一左右,另外的四分之三对蚊子是没有杀伤作用的,而且长期使用对我们人体还是有害的。我们的目标就是要用生物的方法结合化学的手段高效制造出那个最有效的手性化合物,单独做成卫生杀虫剂使用。”项目成功了,在短短的十年间,帮助企业从当初的年生产总值几千万元的小企业发展到现在年生产总值近20多亿元的国家定点家用卫生杀虫原药生产的集团企业,企业老板也和杨立荣成了好朋友。
有了第一次的成功经验,性格稍显内向的杨立荣学会了如何跟企业打交道,如何根据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来提炼出研究项目和课题,“只有在国民经济的主战场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我们的研究才会有强的针对性,才能更好地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服务。”
应用研究想要出成果,必须投放到企业的生产第一线,接受工程的考验,这个过程不仅很漫长而且非常艰难,但杨立荣认为,将科学研究落实到为社会服务,是每一个科学家的天职,“项目做成了以后,企业能用得上且能产生效益,同时又为社会经济服务,这是我搞科研最开心的事。”
2000年至今,杨立荣在生物工程领域获得了很多应用性研究成果,参与过多项“863”项目,拥有多项专利技术,特别在生物制药领域与企业合作良好,获得业内专家很高的认可。“这么多年来我做的都是跟生物制造手性化合物这个项目相关的课题,所以推举首席科学家的时候,项目组成员想到了我。”
一个简单的“想”字,包含了杨立荣多年应用研究所付出的心血。
“第一桶金”' 应用研究反哺基础研究
有人认为,做横向项目搞应用研究就是赚钱,化工系老师说,赚钱不假,关键在于这笔钱怎么用,“如果抱着小富即安的思想,一直在横向项目的圈子中打转,就会越做越小,自己研究的范围也就固定死了。相反,如果能把资金投入到基础研究中去,实现两者的良性循环,成果就会越来越大。”杨立荣“第一桶金”的故事正好说明了“小河有水大河满”的道理。
1998年,杨立荣从横向项目中获取了“第一桶金”。他没有把这笔钱用来享受,而是向当时的浙大化工厂租了厂房用来做实验室,成为化工系第一个拿钱租房子搞科研的人。杨立荣说:“企业来谈项目肯定要看你有没有实验条件,如果连个实验室都没有,企业就不会跟你合作。那时化工系的实验用房很紧张,加上自己还刚评上副教授,系里根本不可能为我提供足够的实验室,所以我别无选择,只能自己找出路———花钱租房搞研究,企业引资添设备。现在最值得我自豪的是,我实验室数百万元的实验设备绝大部分是企业帮我购买的,或是用我的科研经费添置的,几乎没花学校的钱。”
有条件要做研究,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开展研究,浙大的科研人需要这种精神。“按学校的实验用房核算办法,我课题组目前还缺编约140多平米的实验用房,但我们没有等、没有闹,而是继续花钱租用学校的科研周转房完成我们的基础研究和横向项目的研究工作,为此,连续十年我花了近百万元横向经费用于租房做科研。”
勒紧裤腰带,扩大实验室,买仪器设备,杨立荣毫不吝啬地把资金都用在了科学研究中。同时向来注重团队建设的他还把部分资金投入到引进人才中,“道理很简单,科研不是一个人的事情,需要依靠团队的力量。每当团队规模发展到一定阶段,我就考虑‘纳新’。一个团队只有不断注入新鲜血液才能保持活力。而发展队伍的前提就是要有资本留得住人才。”优越实验条件引来优秀人才,优秀人才研发优秀项目,杨立荣说这钱花得值。
“武装自己”的结果就是实力增强了,队伍壮大了,名气打响了,慕名而来找他做项目的企业越做越多。
在“十一五”期间,时刻准备着的杨立荣抓住机会,从横向项目中提炼出基础研究课题,然后带领科研团队成功申报或参与申报国家“863”目标导向项目、“863”重点项目、国家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国家支撑计划项目等一批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课题。“这些项目拓展了研究的外围空间,也直接为我这次‘973’申请打下了基础。”
就这样,杨立荣以横向补纵向、以基础促应用的方式,最终实现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齐头并进。
杨立荣当初用“第一桶金”投入到实验室的硬件建设,并一直持续积累至今,化工系从领导到教师都由衷地敬佩他的远见卓识。
“草根教授” 守得云开见月明
当记者问及成功的奥秘时,杨立荣一再笑言,这不能算是成功,也没有什么奥秘,不过这么多年科研工作的心得他倒很愿意与我们分享。
首先,是要想得到。“想不出问题,后面的一切也就无从谈起了。就像这次立项,我发现目前国内有关生物制造手性化学品的研究还不多,我就想能不能就这个课题申请项目。如果别人比我先想到了,项目就是别人的了。”
光是坐在实验室很难想得出面对国家重大需求的问题,要拓展自己的思路就得深入到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发现问题,“化工领域有个特点,跟实际联系非常紧密,所以我们的研究必须面向工业化,这样才能持久,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想得到,能不能做得到呢?“这就得看你是否吃得起苦了。”谈到这点,杨立荣指了指自己的花白头发,“看看这里就知道了,50岁不到就这样了。一句话,笨鸟先飞呗。”
1993年,杨立荣刚开始在浙大工作,那时候只要没有出差,他总是楼里走得最晚的老师,即使是大年三十也是如此,“我已经十多年坚持下来了,我相信天道酬勤,一份耕耘总是会有一份收获的,科学研究没有捷径。”
其次,要耐得住寂寞,这是杨立荣体会最深的一点。很多与他同时代的老师比他早好几年就评上教授了,但他直到前几年才刚被评上教授。“由于涉及到商业秘密,很多横向项目的研究成果都不能发表论文。如果当初为了评职称而专门去写论文,就会浪费我很多时间,消耗我大量精力。”就这样,不计较个人得失的杨立荣一门心思地专注于他的应用研究。
没有行政职务,没有“人才”光环,没有获得什么荣誉,但杨立荣并没有因此而难过,他说,他崇尚“紧张、有序、快乐”学习和工作的方式,纯粹为了名去做,是不会快乐的。“浙江大学提出要面对国家重大需求,这不是光靠嘴上说说的。应用研究必须真正‘落地’,否则为了文章而文章很容易误入歧途。”
低调做人,是杨立荣的一贯准则,这也是他被称为“草根教授”的重要原因。之前很多社会媒体找他采访,都被他一一谢绝了,用他的话来说,现在还远未到庆功的时刻,这次“973”项目的立项,不是一项研究工作已经成功,而是一个新的研究工作的开始,需要项目团队脚踏实地、一如既往地为实现项目的研究目标而努力奋斗。
相较于个人,他更关注的是化工系整个学科的发展,“学校新一轮的岗位聘任改革将有利于团队的建设。我只是一名普通教师,化工系里还有很多比我优秀的教师,只要我们能发扬拼搏精神,发挥我们浙大在工程应用方面的传统优势,团结一致,唤醒化工系这头沉睡的雄狮就指日可待。”
不是偶然,不是运气,更不是靠着胆大就能取得成绩。是不懈奋斗的顽强毅力,是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定信念,是顶天立地服务社会的实干作风,才换来了今天的成功。
杨立荣这位“草根教授”被推举为“973”首席科学家,让我们看到了国家科研体制改革的美好希望,看到了无数在一线岗位上默默奉献的普通老师的光明未来,更看到了浙大化工系乃至整个工科再铸辉煌的灿烂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