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亚太是2004年正式进驻东莞留学人员创业园(以下简称“留创园”)的,初创时注册资本仅186万港币,却凭借对核心技术的掌控,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堪称东莞留创园企业孵化发展的样本。
客户提价,刺痛核心技术短板
泛亚太董事长王耀辉是一名东莞籍“海归”,在进入留创园之前,就曾在罗氏公司等跨国企业任职,被称为“打工皇帝”。
2004年,王耀辉在松山湖留创园成立了泛亚太公司,开始进入最新兴最前沿的酶制剂领域。酶制剂是指从生物中提取的具有酶特性的一类物质,主要作用是催化食品加工过程中各种化学反应,改进食品加工方法。
与许多其他创业者一样,王耀辉和他的泛亚太也遵循着购买、仿制到自主研发的过程。
“一开始我们购买别人的原酶,凭借我们是营养师的专长做成一个配方,然后专门卖自己的配方产品。初创前期公司策略性地亏损了约27万元,次年净利则达到了300多万元,到第三年已实现利润400来万元”,王耀辉说。
但在与一家跨国企业的合作中,遇到的突然提价事件深深刺痛了泛亚太的技术短板。
“对方突然提出原酶涨价40%,考虑到是多年老朋友的关系,很照顾地给了3个月的过渡期。这让我们认识到,如果只想年挣几百万元没必要做太大的动作,但要长足发展企业必须要有自己的研发,要掌握到涉足上游核心的东西,才能拥有行业话语权。”王耀辉表示。
如何掌握上游核心呢?据了解,酶的运用很广泛也很庞大,世界上在酶方面有核心研发竞争力的企业并不多,而要建立一个这样的平台至少需要四五年。
在考察台北基酵生物时,泛亚太曾一度想通过购买技术的方式实现对核心技术的掌握,“也曾想过收购一事,但担心收购会影响公司技术实力,似乎也不是最好的方式。人要大胆幻想,小心做事,于是有了并购的想法。”王耀辉说。
兼并台湾生物医药“大佬”
泛亚太成立的时间不长,在业界尚属“小字辈”,然而,正是这个“小字辈”却兼并了台湾生物医药“大佬”。
“在双方接触过程中,我认为企业光卖技术不行,必须要有很好的产品和市场支撑。做市场,基酵生物不是我们的对手,可以说他们有前半段,我们有后半段,双方都必须对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在向其董事会亲自陈述时,我列出了14个理由,并希望对方一个小时后给答复。结果经过半小时研议后,他们同意由我来定,我坚持泛亚太要控股、要主导。”王耀辉说。
然而,泛亚太最初的注册资本才186万港元,而基酵生物的注册资金为8000多万台币(折合人民币2000多万元),融资问题成为一道难题。
“如何争取资金支持,需要把公司的故事做好,给人以信心,然后找有钱人做股东”,王耀辉说,公司有时可能有起伏,但总体发展是良性的,这样融资才有意义。
经过一系列的积淀与运作,2007年泛亚太正式完成该项目的并购,并控股基酵生物60%的股份。
打造国际一流生物企业
2008年,泛亚太启动了新厂一期工程建设,次年10月29日建成,整个发酵工厂都根据基酵生物的菌种特性,按食品添加剂生产标准进行建造,所有设备均采用国际及国内最先进的产品。
“重点是要找出生成DNA的酶,然后进行筛选和改造,再转移到别的微生物中,发酵厂就做这个”,王耀辉说。
而让王耀辉自豪的,是公司科研团队在研发上的不断突破。不仅在世界顶级科学杂志《分子生物学》等发表了3篇文章,而且其中两篇做了封面文章。“在耐热纤维素酶三维空间结构解析方面,我们是国内同行业为数不多可做到的企业之一,是行业里一个较好的品牌。这几年泛亚太均以不低于30%的销售增长发展,整体运作良好。”
在研发上高投入是泛亚太科研不断突破的根本保障。据王耀辉介绍,泛亚太的研发经费投入占销售额的约20%,仅去年就投了650多万元,今后将保持在10%至15%的比例。
“今年销售额预计可实现50%以上的增长,未来三四年将是我们的顺利发展阶段,有望达到50%至60%的增长。作为酶制剂专业公司,我们致力于将泛亚太打造成国际一流的生物技术企业。”王耀辉说。
对话王耀辉
松山湖配套日臻完善
记者:你对松山湖的印象如何,觉得有哪些方面需要改善或改进,或有什么好的建议?
王耀辉:我这样看,任何一个地方包括我们企业,也可能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在和松山湖管委会打交道的过程中,我发现工作人员素质很高,服务态度也很热情、工作很细致。可以说,在很多方面我们看到了松山湖的明显进步,近几年相关配套不断完善,特别是环境提升给人印象最为深刻。前不久,我们组织全国80%的大型饲料企业,在松山湖召开了一次研谈会,客户们对松山湖的评价很高,感觉很舒服,称与其到森林里找氧吧,不如到松山湖吸氧。